《深蓝的回声》首演专家研讨会举办

2025-06-18 大连文化产业集团 565
分享到:

6月17日,大连杂技团大型原创杂技剧《深蓝的回声》首演专家研讨会在大连富丽华大酒店成功举办。来自中国杂技家协会的嘉宾、全国杂技界的专家学者、我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主创团队成员等20余人济济一堂,就作品立意、剧情、舞台呈现、艺术技巧等展开热烈研讨。

“让我意外的是它多方面的创新”

中国杂技家协会顾问王仁刚

这部杂技剧结构完整、技巧精湛、制作精良。让我意外的是它多方面的创新:题材大胆,以海洋养殖为独特切口,演员状态饱满;杂技技巧富于创意,如肩头钓鱼、大黄鱼扮演都极具巧思;爱情线自然展开,毫不刻意;舞美灯光设计干净利落,没有看到威亚描线;海难情节演绎感人,逻辑严谨;海洋大学的场景融入魔术设计,巧妙又富表现力。

“期待《深蓝的回声》迈向更广阔的舞台”

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刘挥

在首演之前,大连杂技团原创杂技剧《深蓝的回声》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会,成功入选“中国文联2025年度重点创作项目”。作为未来重点关注与支持的文艺项目,我们期待《深蓝的回声》以扎实内容与创新表达,迈向更广阔的舞台。

“作品为当代社会注入澎湃向上的力量”

江苏省政协文化文史学习委副主任郑泽云

这部剧充分体现了年轻一代在新时代爱党爱国爱家乡的创业奋斗历程,对当下社会特别有导向作用。他们在时代浪潮中用知识改变命运,用奋斗创造人生。作品将时代性与艺术性、传统文化与现代技艺、地域特色与杂技艺术融合出一定高度,展现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创造力与生命力,为当代社会注入澎湃向上的力量。

“该剧内涵厚重立意深远”

中国杂协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李恩杰

《深蓝的回声》不仅名字富有色彩与神秘感,更在舞台呈现中充分融入“深蓝”意象,层层递进,一步到位。入场视频与海底科普影像营造了沉浸式氛围,斑海豹“偶型”生动,既有滑稽特色又有看点。舞台设计简洁精致,整体呈现丰满。剧情贴近生活,主题鲜明,以普通人为主角,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内涵厚重,立意深远。

“兼具思想性观赏性时代感”

中国杂协副主席、上海市杂协主席俞亦纲

该剧以海洋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为核心主题,深情展现新时代青年的奋进姿态与担当精神,体现当今年轻人立志为社会、为家乡作贡献的价值追求。地域文化底蕴浓厚,舞台呈现精致饱满,演员阵容整齐,节目编排丰富,剧情层层递进,情感真挚动人,既有现实意义,又具艺术魅力,兼具思想性、观赏性和时代感。

“既有技艺展示又有情感共鸣”

中国杂协副主席、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薛金升

全剧践行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乡村振兴,充分体现了大连杂技团的创作实力与团结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引领作用,展现了青年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文化认同。剧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结构清晰,生活与生产场景化表达自然,既有技艺展示,又有情感共鸣。特别是《序》中摇橹部分,舞台升起与纱幕背后的生产场景同步呈现,营造了沉浸式体验。

“杂技核心的表述展示很丰满”

中国杂协副主席、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梅月洲

杂技核心的表述展示很丰满,硬节目比较多,综合艺术处理上,音乐舞美等有很多亮点创新。《序》中,单手倒立放在橹上、钻圈——大橹龙的展现非常巧妙。演员阵容非常强大,从大到小,很充足。海洋特色运用巧妙,能够吸引观众。主题、技巧、核心表达等,都值得我们学习。

“技与剧高度融合”

中国杂协副主席、湖南省文联副主席赵双午

祝贺《深蓝的回声》首演成功,感谢大连杂技团为中国杂技剧又增添了一抹亮色,也满足了我们对海洋情怀的一方愿景。技与剧高度融合,杂技不再是单纯炫技,而成为推动剧情的叙事语言,展现出杂技剧独有的艺术魅力。非遗创新传承,长海号子贯穿全剧,连接传统与现代,成为情感与精神的纽带。整体水准上乘,演员素质过硬,舞美大气精致,富有深远意境。

“杂技品种丰富编排自然”

中国杂技团创意总监孙力力

本剧全部由大连杂技团自有演员完成,60余人无一外借,在全国杂技院团中实属难得。扮演童年大涛的小学员综合素质出色,40人杂技学员队伍,未来可期。剧中呈现节目20多个,杂技品种丰富、编排自然,情节清晰,技艺融入流畅。《流星》《蹬伞》等标志性节目技艺娴熟、稳定,斑海豹段落设计巧妙,趣味十足,令人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