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4,文产集团在传承与发展中谱写大连文化新篇章

2024-12-31 大连文化产业集团 1292
分享到:

岁序更替,新篇又启。2024年,大连文化产业集团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集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国企深化改革提升行动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团结带领集团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生共赢。

在辽宁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集团作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之年作出突出贡献企业,受到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是两家受表彰的文化企业中唯一的市级文化企业。三部文艺作品荣获“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

2024年,集团无外债无贷款无抵押,集团及所属子公司全部盈利,且有较为可观的利润积累。

文产集团2024年营业收入突破5.83亿元,较2023年增长29.17%。利润总额7219万元,较2023年增长33.95%。

一、坚持注重思想引领

用党的创新理论固本强基,确保党建工作行稳致远。

1.党委班子带头加强理论学习

集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结合实际制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并通过专题会议、党委扩大会议传达落实会议精神、提出学习要求。全年党委书记讲党课2次,共组织集体学习17次,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性修养。

2.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集团党委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集团党纪学习教育,审议制定了《集团党委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和《党纪学习教育工作计划》,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2次。召开警示教育会,集体观看《挺纪在前》警示教育片,深刻吸取系列腐败案件沉痛教训。组织集团党员领导干部参观党纪学习教育警示展,让党员干部“零距离”接受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集团纪委持续加强纪检工作力量,多措并举做好监督执纪工作,持续用好“纪检+”的工作方式,进一步健全从严管理机制,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二、出版发行 深耕主责主业不动摇

优化出版产品结构,多元拓展发行渠道,实现销售新突破。

2024年,出版发行板块攻坚克难、逆势而进,守正创新、融合发展,持续为城市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助力书香大连建设。

1.加强内容生产,提升出版效率

大连出版社、大连音像出版社资源整合,融合发展,深耕主题图书出版,开拓地方出版,不断创新合作模式、产品样式,出版体量大幅增加,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在市场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回家的孩子》荣获辽宁省第十七届“五个一工程”奖。

《海燕》杂志通过改版升级,既保持地方特色又拓宽文学视野。

2.聚焦“三大主业”,稳步开创发行阵地

大连市新华书店聚焦零售市场、教材发行、团供服务“三大主业”,持续扩大发行版图、发行规模,本年度继续开拓省内城市发行业务,与本溪、绥中、桓仁等地的新华书店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图书大厦周转仓作用,加强与各门店的往来业务,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大连市新华书店作为全市中小学教材发行配送服务单位,始终讲政治、讲大局,把“课前到书,人手一册”作为光荣使命和庄严承诺,圆满完成了春秋两季课前到书的政治任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作用,做好主题重点出版物和文件文献的发行工作,满足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需求。

在夯实传统电商平台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线上业务,做好线上直播工作,探索图书发行新的增长点。

3.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文化活动,助力书香大连建设

2024年共举办千余场高水平的公益文化活动,包括大连市第十五届全民读书节、“远离网游 走进书店 明德修身”大连市中小学生假期道德实践活动、“绿书签行动”主题征文大赛、“文化有约”惠民公益文化服务、连青夜校等大型活动,承办大连市第十五届全民读书节开幕式等,寒、暑假期间举办的假期道德实践活动共吸引中小学生及家长5万余人次。

“文化有约”惠民公益文化流动服务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设置“点单式”课程供应模式,全年共开设36门课程,上课522场。

连青夜校开设培训课程14门,不断做大做强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公益文化活动影响力和覆盖面。

三、文化演艺 繁荣发展文化演艺市场

不断提升艺术创作水平,打造“大连文化”品牌。

集团旗下三家国有文艺院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院团的创造活力、创演水平和盈利能力获得突破提升,创作出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

音乐剧《国之韶华》、话剧《老酒馆》获得辽宁省第十七届“五个一工程”奖。

原创舞蹈《云踏》荣获第十届辽宁舞蹈荷花奖作品金奖。

杂技团魔术《光》荣获第十二届全国魔术·滑稽比赛“金菊奖”和第十二届全国杂技展演“优秀节目奖”。

杂技剧《深蓝的回声》获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资助,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创排。

话剧院小品《幸福万年长》获得中宣部“全国移风易俗文艺展演优秀作品”。

1.圆满完成各项重点演出任务

成功举办“祖国颂”大连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交响音乐会,音乐会以“歌颂祖国,爱我家乡”为艺术主线,彰显了“隆重、温情、自信、自豪”的主基调,邀请戚发轫、谷建芬、肖桂云、杨洪基、徐沛东、孙楠等大连籍的杰出代表人物参演,抒发对祖国、对大连的热爱之情,引起现场观众强烈共鸣。

时隔30年,大连歌舞剧院再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杂技团《蒲公英·远方—蹬伞》受邀参加央视元宵晚会演出,面向全国展示了大连文化品牌。

话剧《把一切献给党》荣获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并赴黑龙江、吉林、陕西完成巡演15场,受邀进京参加兵器工业集团迎国庆大型话剧观演活动。

出色完成2024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文化晚宴演出,受到达沃斯论坛方面一致好评。

大连大剧院和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全年共举办各类演出289场,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积极开展公益惠民演出活动,深入基层、社区、学校、企业演出130余场,让优秀文化艺术走近群众。

2.以艺术为“语言”加强对外沟通交流

2024年初,大连杂技团圆满完成赴法国、比利时、瑞士的3国21城76场巡演,30多万欧洲观众观看了精彩绝伦的杂技演出,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应省文联邀请,大连歌舞剧院赴韩参加文艺交流活动,在韩国东海市武陵艺术节上,为现场数千名韩国各界观众盛情演绎了原创古典舞《云踏》,10位演员长舒广袖,展现汉唐气韵,为现场观众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魅力。

四、会务服务 打造夏季达沃斯最佳会场

推动会展产业链转型升级,构建丰富的会展业态。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承接了2024夏季达沃斯论坛、第二十四届海外学子创业周、辽宁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辽宁省高质量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大连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等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高端会议200余场、展览70余场次,国际会议中心影响力和辐射力持续提升。

1.圆满完成2024夏季达沃斯论坛场馆设施保障任务

集团提高政治站位,超前筹划各项准备,举全集团之力,累计投入近5000万元自有资金,完成场馆设施设备升级改造和12大项修缮、13项检测和评估工作,并承担“大连未来魔方”建设任务。在2024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筹办工作中,因成绩突出作为突出贡献单位,荣获大连市委、市政府的通报表扬。受到了海内外嘉宾的广泛好评,并获得夏季达沃斯历届最佳场馆赞誉。

2.圆满完成第二届辽宁省职业技能大赛服务保障

此次大赛共108个赛项,其中38个赛项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主会场举办,参赛选手和裁判员约5000人,再创国际会议中心办会新高度。

在场内场外搭建服务和场地配套服务方面、场馆内比赛用餐、赛事外围住宿用餐及车辆保障等方面,提交了一份“零问题零投诉”的创纪录答卷。

五、文旅融合 做强本土文化品牌

以“文化+”为驱动,打造多元化文旅融合项目。

1.以文化赋能旅游产业发展

与西岗区深入合作打造东关街《老酒馆》沉浸式演艺体验项目,利用“关东街”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独特的历史背景,结合集团演艺资源,共同开创文化旅游产业新模式,目前正在进行硬件改造、舞美制作、演员招募等,计划明年上半年进行首演。

今年暑期旺季,在东港音乐喷泉广场搭建“最大连·演艺新营地”,占地面积达5400平方米,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户外演艺大篷,将杂技与歌舞完美交织,成为文旅融合新品牌。

2.积极承接文保修缮任务

集团着手承接大连建市原点建筑——达里尼市政厅文保修缮和活化利用项目,本着对事业负责、对文物负责、对历史负责的工作原则,稳步有序推进达里尼市政厅旧址保护修缮工作,发挥历史建筑的文化展示和文化传承价值,把宝贵的历史建筑资源用足用好、发挥最大效能。

3.全面提高对外宣传报道

2024年集团所属影视传媒版块灵活运用各种新媒体平台,采用图文、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提高集团宣传报道的传播效果,加强与大连本地媒体和中央、省级媒体的沟通联系,全年中省媒体发布报道25篇,大连权威媒体发布报道129篇。

承接文旅局政务号和“行游大连”新媒体矩阵运营工作,深耕大连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精心策划创意图文内容,全年共发布图文1000余条,有效提升了城市品牌影响力和吸引力。

持续奋进,远景在望。2025年,集团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力打造具有文化特性的现代企业制度,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集团发展迈向更高目标,为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文产力量。